close

  8月7日,十四集團軍防化團官兵在龍頭山鎮安置點進行洗消作業。近期雲南魯甸地震災區天氣炎熱,為防止疫情發生,防化團官兵每天多次對災區重點地區進行洗消作業。中新社發 劉冉陽 攝
  視頻:雲南魯甸6.5級地震:牛欄江堰塞湖排險通道已被打通  來源:中央電視臺
  中新網8月8日電 法國《歐洲時報》8日文章稱,中國雲南魯甸地震遇難數字增長之多出乎人們預料,也反映出這次地震災情之複雜和救災難度之高。中國的救災手段和機制經受住了又一次考驗。
  文章摘編如下:
  黃金72小時內,生命救治、物資投放、基建搶修、款項下撥、信息公開這五項重大事務全面展開且運作順暢。首批軍方應急救援隊伍攜設備在地震發生後10分鐘即奔赴災區,無人機等最新裝備也首次投入救災。國家救災應急響應啟動後,李克強總理飛赴災區察看災情,交通、電力、通訊、地質等職能機構響應迅速、各司其職,救災款項及時下撥,保險業界也主動介入。
  民間力量則在災後10小時內自發、有序馳援災區,較之以往不僅更為迅速,在專業性、設備和人力資源的配置上也均有提升。值得一提的是,無論是官方發佈還是媒體播報,數據化、系統性客觀信息在比例上有所提升,這種理性務實先於感性表達的思維在寶貴的搶救階段中頗可稱道。
  自2008年以來相繼經歷了汶川地震、玉樹地震、蘆山地震等強震災害考驗,中國積累了更加豐富的抗災救援和危機管理經驗。政府、軍隊與社會力量多方銜接,呈現更成熟高效的計划動員、協調管理水平,體現出一個國家整體治理體系與能力的進步。
  隨著黃金72小時內的緊急性搶救階段完成,救災行動重點轉向災民安置、次生災害防控、物資籌調發放和對災情的進一步收集。災情還在不斷變化,尚有一系列難題擺在眼前。
  進步了的救災能力為社會各界力量深度參與提供了可能,反過來這些力量也在催促系統管控的效率、合理性持續升級,應該看到良性循環正在形成。
  此次雲南魯甸地震,也為國家治理現代化提出一個新的、重要性不亞於救災的課題:以避災為考量的國土規劃。
  資料顯示,80%以上都是山區的魯甸自然災害多發,既存在地貌複雜、地質脆弱的先天不足,也存在資源掠奪式開發造成的後天破壞。這一情況使6.5級地震的破壞力被放大,震中龍頭山鎮本已屬於不宜居地區,不僅災害頻繁、抗災能力微弱,經濟發展和生活改善空間也十分有限,此次大災後的前途十分堪憂。
  與並不經濟的就地重建相比較,搬遷也許是更恰當的選擇。若整體移民到更安全的地區,在當前的國家治理工具箱中尚缺乏“災害移民”配套方案;若與務工親眷一道隨遷入城,則面臨城市吸收接納農村人口能力尚頗為不足的境況。顯然,無論選擇哪條路徑,抑或並行,均會對國家治理的現代化提出更高要求。
  如何在先天后天條件極不均衡的廣袤國土上做到規劃既經濟又公平,且就一系列發展問題應對得當,給國家治理現代化提出新的要求。從該意義講,魯甸地震是一次國家治理的升級考試。  (原標題:歐洲時報:魯甸抗災是對國家治理的升級考驗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k34jkuft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